开馆时间:周一至周天

8:00—18:00

十一、新场乌柳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二(市级)
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12-02 16:22:51
  • |
  • 作者:贵州六枝特区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10376次

十一、新场乌柳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二(市级)

“歪梳苗”这个特殊的苗族支系,1208人,居住于新场乌柳村,分布于白泥田、小水冲、水淹坝、田坝头、茶树坡、黑摸、新柳7个自然村寨。自古以来,苗族就有着“好五色衣裳”的文化传统,这支苗族也不例外,其服饰色彩艳丽、就地取材。

“歪梳苗”服饰以“歪梳”(头饰)为主要标志。“歪梳”标志的形成也大致是在明代初期。她们将几代人传下来的的头发掺麻或者毛线编成细发绳盘于头顶,再将木梳插于中间,作为自己民族的主要标志。这种头饰主要是已婚妇女才能梳妆,而未婚妇女则主要是在头上戴一个挑花刺绣花帽。

“歪梳苗”服饰以女装为主。“歪梳”是其头饰的主要标志。姑娘出嫁时娘家陪嫁的第一件大礼物就是“歪梳”头饰。服饰上的蜡染刺绣图案以海浪花、“铜元”(古代的一种钱币)花、山水、花草等为主。色调素净、五领对襟短上衣,上衣胸前和背部分别有蜡染刺绣图案,其他部位如袖口周围也有一些蜡染和刺绣图案。裙子百褶裙,图案以蜡染山水图案为主。

“歪梳苗”服饰具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元素,在民族学、民俗学、人类学等学科研究中具有不可期待的作用。其主要的传承方式,为家庭、族人中世代相传,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。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,其服饰的制作主要靠口传身授。在这个集体中,妇女们无一不是其服饰制作的能工巧匠,直到今天她们依然保持着这一光荣的历史传统。